世界遺產旅游推廣要講好中國故事
世界遺產旅游推廣要講好中國故事
本報訊(記者 李洋)中國是擁有57項世界遺產的文化資源大國,如何做好這些世界遺產的旅游推廣,文旅界一直在探索。10月11日至13日,北京市文旅局(中國世界遺產旅游推廣聯盟秘書處)、河南省文旅廳、安陽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世界遺產旅游推廣聯盟大會暨四省八市文旅高質量發展成果展,在河南安陽舉行。來自全國23個省區市的文旅廳(局)相關負責人、業內專家學者、中國世界遺產旅游推廣聯盟成員代表共同探討,并形成共識:摒棄編故事和戲說、告別賣萌化,要深入挖掘文化遺產的內涵,講好中國故事。
就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文化遺產的故事,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都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厲新建提出了具體建議。他說:“好的故事、精彩的故事,需要有共情的角色、真實的情感、重要的瞬間、特定的細節!笔澜邕z產景區普遍有自己完整而系統的解說詞,但厲新建覺得還需更上層樓!敖庹f不等于介紹,講解的內容如果缺乏對歷史文化的挖掘整理,遺產背后豐富的文化沒有轉化為面向游客的內容,這些內容沒有呈現為具有想象力、創造力、關聯力、表演力的故事性解說,那解說也無法打動游客!彼f,“要從解說隊伍(如導游)、解說技術(如數字化)、解說媒介(如游戲)、解說氛圍(如沉浸)、解說方式(如樂于接受易于理解)等方面發動一場解說系統革命,突出寓教于樂,讓人們在‘有意思’中感受到‘有意義’!
北京交通大學現代旅游研究院院長張輝提出,當下旅游形態是由觀光游、休閑游、健康游、研學游組成的一個體系。他以安陽為例,建議當地要以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為依托,構建生活、學習、成長方式三位一體的文化旅游新體系,才能長遠留住游客。
推廣聯盟大會還為福建省泉州市和云南省普洱市舉辦了授牌儀式,中國世界遺產旅游推廣聯盟大家庭再添新成員,成員數近190個。